前沿论坛

2007年前沿论坛

社会和谐与制度创新

——“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学分论坛综述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社会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07年学术前沿论坛”社会学分论坛于2007年11月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社会和谐与制度创新”。论坛由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和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共同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委党校和北京市社科院等单位的9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围绕论坛主题,做了深入、精彩的报告。此次论坛主题鲜明而富有现实性,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且具有启发性。参加分论坛活动的有社会学界的知名学者、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以及闻讯而来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还有积极为本次分论坛活动进行策划宣传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教师和同学。与会者达200余人。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变迁和转型速度较快的时期,也正是一个面临各种风险的特殊的时期,因此,要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完善并创新各种经济制度和与之适应的社会与政治制度。当然,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要实现社会和谐,离不开和谐社区建设。郑杭生教授在题为“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报告中,对和谐社区建设中制度层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郑教授指出,自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提出以来,我国社会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都有很多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增加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其中,和谐社区制度的创新是它最耀眼的亮点,它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抓手和基础工作。从社会学的观点看,要真正了解社区建设,必须了解社会建设。就社区建设谈论社区建设是有局限的,必须把两者联系起来思考,而对之的思考要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来理解。和谐社区建设,重要的是要把社会正义的概念落实到社区制度的方方面面,因为社区建设、社会建设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反过来说,社会公平正义落实不落实又是社区建设社会建设成效如何、成功不成功的衡量器和试金石。而对社会公平的考量,主要有两个维度:制度安排和百姓认可。这两个维度是对社区制度创新的分析框架。郑教授还强调,中国社会学和社会学者要有“顶天立地”的精神,“顶天”就是要有世界眼光,“立地”就是要深入和立足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社会实践。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钧在题为“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的报告中,对于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政策的价值理念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唐钧研究员认为,社会政策是以立法和行政的手段排除分配过程中的弊害的国家政策,社会政策学科在价值理念方面有显著的特点:社会政策学的理论架构的核心是“公平”与“权利”;社会政策学有自己的“价值立场”;“公民参与”是社会政策的基石;社会政策的理念之一是“渐进主义”。由于这些特点,作为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政策,有一些重要的原则要求,如天然的偏向弱势阶层、对社会政策进行评估注意倾听政策对象的声音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政策体系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之一。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在“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的报告中认为,中国目前正在迈入社会政策时代,不仅需要制定系统的社会政策,而且要保障这些社会政策能有效地实施,而社会工作正是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途径之一。为了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我国要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实现社会工作制度的创新,而基于中国社会实际需要,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方向,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的互构性演化将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社会的和谐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了解目前社会的种种矛盾,进而探寻解决机制。李强教授在题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与制度创新”的报告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矛盾发展为冲突是有条件限制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着明确的认识。目前中国处于社会变迁速度较快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是一个“阶级具有直观性”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矛盾容易激化,所以胡锦涛主席也讲现在是一个“高风险”时期。矛盾冲突形成的机制有两类:长期固有的矛盾,以及改革过程中不断演变而来的矛盾,后者突出的表现为土地征用、拆迁中的矛盾与冲突;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滥用公共权力造成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些矛盾的解决,首先要从机制上进行考虑,要建立既能表达民众意愿,又能保证社会民主的机制;此外,体制上如何建立制约机制也是很重要的。在制度建设方面,李强教授认为,要强调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协调机制和社会缓冲带三方面机制的建设。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人口流动与迁移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流动人口的规模日益庞大,伴随着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流动人口犯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以及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等问题,这也成为社会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侯亚非教授在题为“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的报告中,利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四个基本判断,一是北京存在“不流动”的流动人口群体;二是城市间城市人口迁移势头迅猛;三是京城“流动人口”形成庞大的较为稳定的地段就业群体;四是“流动人口”长期留居京城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步骤,而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是重要的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北京大学教授杨善华在题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制度创新”的报告中,用生动的调查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当前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中进行制度创新的前提,一是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功能目标;二是要进行必要的财政倾斜。制度创新的目标则在于和谐与发展。

在和谐社会中如何实现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议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在“公共权力的合理使用及限定”报告中认为,目前要实现社会公平存在着两难境地,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公平的要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由于改革是由政府推动的,而针对公权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公权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扩张冲动。这种冲动对于目前中国社会的走势、阶层结构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需要注意的是,平均主义、资本至上和公权扩张这三股力量经常会以公权扩张为中轴结合起来,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和严重化。

目前在城市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区域划分,城乡结合部成为种种问题的汇聚之处,也是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交汇之地,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冯晓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冯研究员在报告中对于城乡结合部存在问题“久治不愈”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其根源在于城乡分治、人口分管的“二元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制度表现,尤其是中国目前处于构建和谐社会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但是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徐月宾教授在题为“中国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反思”的报告中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徐教授指出,目前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救助标准低、福利依赖性强等问题,贫困的瞄准机制也存在问题。此外,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普及面还没有惠及更多的人群,许多人群没有被纳入到保障体制内,离普惠性的福利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周雷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