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 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7月17日-18日由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在重庆西南大学成功举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单元由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主持,李强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做了主题发言,谭日辉研究员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介绍了“新清河实验”的总体思路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新清河实验”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社会生活两个关注点入手,将城市公众参与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更新、社会服务保障和城市社区治理、街区文化保护和建设中。“新清河实验”探索了社会多元治理新模式;搭建了协商平台;建立了居民有序参与的新路径;实现了基层社会服务新高度。李强教授指出社区研究和社区实验是社会学的基础。
清华大学何晓斌副教授讲述了县制起源、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沿革、县域职能变迁和县域治理特点、当前中国县域职能变迁和县域治理特点、县域治理和转型的一些理论视角,并提出县域治理和转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南开大学孙轩副教授以印度、菲律宾、孟加拉为例,选取典型城市进行案例研究。从空间形态、基础设施、生活服务和医疗、教育条件等方面归纳整理,建立不同类型社区生活圈的特征画像。在此基础上,对三个国家城市社区生活圈建设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反思不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外城市社区生活圈差异。
浙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中心吴帅研究员,在对浙江城市社区治理现状梳理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社区治理在党建、社会组织、智能化等共性问题,探讨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特征及变迁,分析社区资源、服务、管理的关系,为构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北京工业大学杨荣教授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应该是社会治理各参与方在基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协同、合作的组合方式和组群存在状态。强调在服务型社会治理过程中,立足街居层面实施的多元主体联动模式探索社会治理各参与方的合作机制。清华大学张贵生博士后以城市中的社区空间分异为背景,考察社区情境干预市民化进程的具体机制,发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发展融合正迈向一种“邻里再生产”的空间固化逻辑。底层移民在劣势空间上的聚集使其暴露于被剥夺的多股力量之中,进而由空间孤立迈入地位不平等的再生产,但这一邻里效应主要由社区的社会空间而非物理空间产生,并通过“双重劣势”的作用方式呈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谭日辉研究员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指出每位发言人的题目各有特色,案例生动形象,实务扎实有效。从社会治理到实践中的基层社区治理,实践创新、经验总结以及理论和政策上的探讨都有所涉及,内容非常丰富。
第二单元由清华大学何晓斌副教授主持,甘满堂教授等5位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做了主题发言,苗艳梅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副教授分享的题目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与反思。主要讲述了文化治理的相关背景、内容、关键性问题、问题根源以及改变路径。在乡村有效治理中,文化治理非常关键,但是在乡村振兴治理中,基层组织如何转变为服务导向、如何有效提升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的。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讲述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乡村振兴的文化路径研究议题。提出在传统村落中,文化含量最多的传统建筑是庙宇,其次是祠堂,再次是传统民宅。我们应该利用祠庙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发挥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凝聚作用,促进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圆圆从中国乡村建设理论发展入手,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关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文件,对关系乡村建设的重大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初步展示了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模式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的变革。结合中国学者对中国农村家庭经营模式的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初步梳理了国内相关领域著名学者关于小农经济发展的研究,探讨了在“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中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与市场经济衔接的可能性。
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提出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农村女性劳动力“红利”潜力巨大,是推动乡村振兴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制度环境的改善和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提升,为妇女发展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实现“她力量”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在P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中,妇女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洪雪晴基于产权嵌入性的视角对案例社区内的治理主体在公共空间治理中的行为进行解释,发现共有产权形态可分为法定产权共同体时期、认知产权共同体时期以及行为产权共同体时期,不同时期的产权结构形态影响着治理主体的参与行为和行动策略。产权形态嵌入社区治理活动中,应加入产权所有者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诉求,并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实现更有效率的社区公共空间利用,使社区走向理想化的生活空间。
中华女子学院苗艳梅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指出本单元主要围绕的主题是乡村振兴下社区文化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的文化路径、乡村建设与小农经济、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主体力量的发挥以及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的治理。苗艳梅副教授分别对各位学者的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每篇文章的研究视角都值得借鉴。
第三单元由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主持,卢国显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社区治理做了主题发言,郑路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卢国显教授通过分析“枫桥经验”下基层公安民警开展的警务整合工作在整合观念、整合主体及整合手段方面的特点,提出在今后的社区警务整合机制建设方面,要做到政治整合、文化心理整合、利益整合、组织整合、制度整合、技术整合同时并举,进一步深化提高公安机关社区警务整合的效果。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李路彬副教授提出内蒙古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主要集中于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不相匹配、居民社区参与不充分、政府布置工作与社区居民自治矛盾突出、资源和人才不足制约社区发展等。未来工作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社区党组织切实引领居民自治组织开展好社区居民自治;优化政府对社区治理的指导和保障机制;引入专业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机构;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灵活运用各类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治理;完善社区考核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罗英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实践的典型案例,概括了三种易地搬迁移民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模式,总结了未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四川大学许宝君老师基于行动者视角,对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样态与集体行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为了有效推动自治,各行动者要重塑在居民自治中的角色,要以赋权为核心,以增能为目的,以激发居民的主体性为宗旨,充当好自治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居民及自组织要充分借助外部要素,不断激发内部潜能,自我行动起来。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从晓通过1193份社区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发现,是否“服老”的心态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相比于“服老”的老人,“伏枥”老人表现出更好的自评健康、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更低的焦虑症患病风险,这一结果在控制老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与居住类型等变量后依然显著。因此,适当引导老年人保持“不服老”心态,有益于改善其身心健康,这为家庭成员与社区服务者改善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
海淀区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刘乐璇提出,新形势下传统治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制度化,以应对多元复杂的基层社会变化。“新清河实验”是专家参与型社区治理模式的典型代表,以其试点Z社区为例,分析基于公众参与机制的生态共植农园营造项目的设计框架、实践过程和应用效果,以期形塑新型社区关系,探索新型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模式。
清华大学郑路副教授对本单元进行了评论,认为各位发言人通过案例,分别描述了不同地区的社区治理。卢国显教授详细介绍了民警在社区整合里面的作用、功能、民警整合实现的手段以及限制的问题。民警在社区整合中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从警务整合角度分析非常新颖;李路彬老师探讨了内蒙古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她提供了一个比较有特点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治理形态的多样性,当前各地的社区治理都打着党建引领的旗帜,但是在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社区治理实现民族融合,这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赵罗英老师主要探讨了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这种社区类型相对来说比较新,它和扶贫攻坚这一阶段性的目标密切相关,从其提供的数据来看,异地搬迁涉及人数非常多,挑战非常大,所以这一研究非常有必要;许宝君老师讲述了行动视角下的居民自治,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对于社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社区居民赋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协调治理社区;从晓主要讲述了老年人的心态对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心态问题非常重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但是在测量“服不服老”这个维度比较单一,后期研究还需要注意;刘乐璇带我们详细了解了“新清河实验”这一案例,对未来工作以及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实操的启示非常大。
第四单元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副教授主持,王杨副教授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组织与社区治理进行了主题发言,陈伟杰副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北京科技大学王杨副教授从网络视角出发,通过对六个社区案例的对比分析,发现可以用“元网络”策略解释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效果,提出要致力于形成社区网络多样性的动员策略,增加网络包容性的管理策略,以及提高网络生产性的组织策略,提升社会组织培育的效果。
北京社会科学院袁振龙研究员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和北京市海淀区开展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测量基层社区政治发展状况。发现超大型城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政治发展水平主要受社区类型、户籍类型和政治面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社区、不同类别的户籍、不同的婚姻状况和不同的政治面貌会影响超大型城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政治发展。
贵州民族大学陈静老师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会获得,并对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所形塑的参与机会空间进行分析,认为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获得,应当寻找政府与社会组织利益契合点、加快推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以及通过国家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推动制度环境的完善。
中华女子学院刘焱老师基于对深圳工会改革实践的考察,探讨地方工会直接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与路径。提出工会在新时期面临来自工人、国家、民间组织的合法性挑战,这为其开展基层改革提供了多重动力。深圳工会以工业社区为主要改革场域,采用从社区到企业的实践路径,通过专职队伍建设、社区活动开展、积极分子培育、企业工会改组等举措,取得丰富工人社区生活、拓展工人关系网络、源头预防劳资纠纷的基层治理成效。群团组织身份为地方工会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制度与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可能使其工作陷入行政化、文娱化、精英化的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徐有彬基于案例分析,发现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制度改革通过即时有效的回应和群众监督考核增强居民社区参与的效能感,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12345投诉件处理过程中,居民通过发现上报社区问题需求、核实参与问题解决、监督评价处理结果等行为参与社区治理。12345接诉即办机制加强居民个人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的关联程度促进居民参与,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与有效的参与行为得以互相强化。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子奇基于大数据,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上海市的社区公共服务可达性与居住空间分异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公共设施可达性对租房价格和二手房价格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趋势。提出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在城市周围的新城,提前设置中小学将满足未来教育需求等政策建议。
中华女子学院陈伟杰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指出本单元的研究非常多元化,主题各不相同,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均有体现。王杨老师的“元网络”策略研究,不仅关注社区社会组织的数量问题,还关注了效果,提出提升“网络”的多样性、包容性、生产性,进而提升整体效果;袁振龙老师关注了政治维度,对比了北京和深圳两地的情况;陈静老师从外力与内力两个不同角度,将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相结合进行了理论探讨。刘焱老师资料收集较扎实,看到了和妇联不同的群团组织的策略和行动;徐有彬研究了12345热线促进居民参与,对12345接诉即办的程序有细致描述;杨子奇从步行可达性角度实现了他在可达性测量和分析方面的创新。
最后,李敏教授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各位学者对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论坛有以下特点:一是发言人涉及10个省市,18个单位,为来自全国的学者搭建了社区研究的交流平台,特别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舞台;二是研究涉及的社区类型较多,包含一般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少数民族社区、农转居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等,呈现了社区治理的多样性;三是研究涉及的主题较多,如社区参与、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社区公共服务等;四是论坛不仅有学者的理论探讨,也有一线实务工作者的经验分享;最后,李敏教授指出社区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希望各位学者能够继续关注并投身于社区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共74个分论坛,其中16个分论坛获得优秀论坛组织奖,“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分论坛获此殊荣。